Source: Windows 3.1 下 32 位元新世界, 盧育聖, PC Magazine 中文版, 1994 Feburary 10, P179 ~ 187
早期在 DOS 下也有 286 DOS Extender, 386 DOS Extender 可以突破 640K 限制,而 Win32s 是少數可以在 16bit 環境下撰寫 32 位元程式的方案,突破原先 small, large nide, NEAR, FAR 等等舊有架構的不便(但仍有部分限制,如 Edit, Listbox Control 限制在 64K 內,Resource Table 有 32K 限制等等),而在 2005 年推出 64Bit Windows XP 之後,記憶體的限制又再次突破 4GB,讓程式設計師可以更容易的撰寫
在 OS/2 Merlin 下我可以利用 CA-Realizer for OS/2 撰寫 OS/2 原生 32bit 程式,也可以在 OS/2-Windows 相容模式內撰寫 Win32s 程式。雖然 Win32s 是個過渡性產品,但 OS/2 的支援讓我存取記憶體方便許多,Visual FoxPro 3.x 也有機會以 Win32s 模式執行
Win32s 1.1 提供 Windows 3.1 的 User & GDI API, OLE 1.0, DDE/DDEML, TryeType Fonts, Common Dialogs, SEH (Structured Exception Handling), Virtual Memory API, Heap API, Memory-mapped files, Network Support, Sound API, Code Page/Unicode Translation API
相對於完整的 Win32 主要差別在於缺少 Console API, Unicode API, Security API, Comm API, Asynchronous File I/O, Threads, Paths, Enhances Metafiles, Bezier Curves
我個人認為缺少作業系統層級的 Threads 支援是影響多功效能的一大遺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