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rce: 台灣寶蘭公司提供的售後服務, 楊瑾瑜, 倚天雜誌, 1993 December, P101 ~ 108
Borland 提供電話語音、傳真、研討會、不定期刊物 (VROOM)、龍門網論壇 (TTN)、ftp、與 Borland KnowledgeBase CD 的服務。
那時候網際網路不如現在發達,V.32 19600bps 的數據機將近一萬元,龍門網使用通用碼,而不是現在常見的 Big5 或 Unicode。研討會很熱門,可以看到很多專業的工程師參差其中,也不盡然是以促銷為主的活動。VROOM 我還保留一本,內容比較偏向技術,有點 Dr. Dobby's Journel 的味道,要註冊的合法使用者才有機會收到雜誌,可想見有多稀少吧~
星期六, 7月 09, 2005
星期五, 7月 08, 2005
Windows 開發架構的戰國時代
Source: 各家視窗開發環境策略, 李華、張蘭貞, 倚天雜誌, 1993 December, P109 ~ 118
微軟的方案開發架構重點在:
1. 將零組件組合成具彈性的解決方案
2. 建構在他人專長之上 (Outsourcing 觀念)
3. 螢幕介面與功能的分割 (Client/Server 架構)
4. 組合這些原則以達成持續成長的過程
MSDN 上有許多更詳盡的客戶成功案例可以參考,練練英文也不錯~
Borland 提出工作群體技術的兩個重點:Workgroup Desktop 與 OBEX (Object Exchange),前者定義 publish/subscribe 資料互享關係,後者為 middleware,為 OS 與 AP 搭起橋樑。BOCA (Borland's Object Component Architecture) 偏重在 Client/Server 架構,以 BOCA 為中介層,整合各家軟硬體平台。IDAPI (Integrated Database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包含比 ODBC SQL/CLI 更廣的 NAV/CLE,是針對資料庫存取的方案。三者的關係為 BOCA 包含 OBEX 與 IDAPI。
這些東西似乎只有 IDAPI 存在比較久,與 BDE (Borland Database Engine) 有較緊密的相關性,在 Delphi 5 還可以見到他的蹤跡~
CA 收購許多軟體廠商由大型電腦平台串往桌上型平台,以 Visual Object (CA-Clipper 的 Windows 後繼版本,但架構大翻新) 為主軸整合分散於不同電腦的料庫
他所收購的幾套資料庫軟體我都有買 (CA-Clipper, CA-Realizer, CA-dBFast),很遺憾該公司並不瞭解如何在消費型市場上競爭,多數都無疾而終。現在該公司回歸主業,沒有繼續推廣消費產品的動作。
以今日看來這些方案都稍嫌粗糙,但在競爭的情況下,可以不斷刺激、比較,比起現在的獨大標準有意思多了~
微軟的方案開發架構重點在:
1. 將零組件組合成具彈性的解決方案
2. 建構在他人專長之上 (Outsourcing 觀念)
3. 螢幕介面與功能的分割 (Client/Server 架構)
4. 組合這些原則以達成持續成長的過程
MSDN 上有許多更詳盡的客戶成功案例可以參考,練練英文也不錯~
Borland 提出工作群體技術的兩個重點:Workgroup Desktop 與 OBEX (Object Exchange),前者定義 publish/subscribe 資料互享關係,後者為 middleware,為 OS 與 AP 搭起橋樑。BOCA (Borland's Object Component Architecture) 偏重在 Client/Server 架構,以 BOCA 為中介層,整合各家軟硬體平台。IDAPI (Integrated Database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包含比 ODBC SQL/CLI 更廣的 NAV/CLE,是針對資料庫存取的方案。三者的關係為 BOCA 包含 OBEX 與 IDAPI。
這些東西似乎只有 IDAPI 存在比較久,與 BDE (Borland Database Engine) 有較緊密的相關性,在 Delphi 5 還可以見到他的蹤跡~
CA 收購許多軟體廠商由大型電腦平台串往桌上型平台,以 Visual Object (CA-Clipper 的 Windows 後繼版本,但架構大翻新) 為主軸整合分散於不同電腦的料庫
他所收購的幾套資料庫軟體我都有買 (CA-Clipper, CA-Realizer, CA-dBFast),很遺憾該公司並不瞭解如何在消費型市場上競爭,多數都無疾而終。現在該公司回歸主業,沒有繼續推廣消費產品的動作。
以今日看來這些方案都稍嫌粗糙,但在競爭的情況下,可以不斷刺激、比較,比起現在的獨大標準有意思多了~
星期四, 7月 07, 2005
藍圖、策略性願景、方向
Source: 建構 21 世紀的新藍圖 新加坡「智慧島」的啟示, 程嘉君, 資訊與電腦, 1994 January, P18 ~ 20
新加坡全國資訊基礎建設 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NII
1. 基礎:基礎電信服務網路
2. 建構在基礎 1 之上:加值型資料服務
3. 建構在基礎 2 之上:各種全國資訊技術應用系統
4. 配合:政策與法律架構
5. 配合:相關技術標準
總藍圖勾勒五個策略性發展願景和方向:
1. 把新加坡發展成區域中心 Global Hub
2. 使資訊技術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動力
3. 使個人的潛能更加發揮
4. 建立區域性和全球性通訊系統
5. 改善生活品質
啟示:
1. 資訊技術的應用是因應未來經濟社會不可或缺的基礎建設
2. 資訊技術的發展和運用是一種手段而非目的,是實現社會發展的重要工具
很清楚的願景,讓政府推動政策有個準則與方向,人民知道該如何在未來的社會如何演化,進而找到一個可以安身立命的位置。當政府確實推動相關政策,人民才可以真正的生根,才能對國家產生認同。
這也可以做為思考如何發展公司的參考,公司的起源越紮實,相關的發展、順序、與取捨才有依據,才不會在商業社會中迷失方向。
新加坡全國資訊基礎建設 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NII
1. 基礎:基礎電信服務網路
2. 建構在基礎 1 之上:加值型資料服務
3. 建構在基礎 2 之上:各種全國資訊技術應用系統
4. 配合:政策與法律架構
5. 配合:相關技術標準
總藍圖勾勒五個策略性發展願景和方向:
1. 把新加坡發展成區域中心 Global Hub
2. 使資訊技術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動力
3. 使個人的潛能更加發揮
4. 建立區域性和全球性通訊系統
5. 改善生活品質
啟示:
1. 資訊技術的應用是因應未來經濟社會不可或缺的基礎建設
2. 資訊技術的發展和運用是一種手段而非目的,是實現社會發展的重要工具
很清楚的願景,讓政府推動政策有個準則與方向,人民知道該如何在未來的社會如何演化,進而找到一個可以安身立命的位置。當政府確實推動相關政策,人民才可以真正的生根,才能對國家產生認同。
這也可以做為思考如何發展公司的參考,公司的起源越紮實,相關的發展、順序、與取捨才有依據,才不會在商業社會中迷失方向。
星期三, 7月 06, 2005
成為一個傑出作者
Source: 拜訪侯捷的天空, 賀元、李靚慧, PC Magazine 中文版, 1994 October, P226 ~ 230
「無責任書評」是侯俊傑有別於之前的專業書籍「虛擬記憶體:觀念、設計與實做」、「Windows 技術核心」、「Windows 的記憶體管理」、「動態資料交換 DDE」等書籍,即使是翻譯書籍,他也以實做驗證每個範例程式,幫讀者抓出許多原著上的瑕疵,執著和努力的精神令人欽佩
賀元則是以「世紀末軟體革命」一書與其他兩名作者開始嶄露頭角,當初物件導向技術可是很新的觀念,但賀元他們年輕、熱情、大膽的放手去做,將咀嚼後的心得轉化為文章,同時不斷發表對文章的後續補充與更正,也算是那時候的驚人之舉~
有幸讀到這寫好作者的文章,省下很多找書的寶貴時間與金錢。隨著網路普及,個人出版門檻降低,也有越來越多優秀的作者得以在網站發表專業深入的文章,其中也不乏佳作,如「鳥哥的私房菜」,「第一次的親密接觸」等等,期望未來能看到更多好的作品被發掘出來~
「無責任書評」是侯俊傑有別於之前的專業書籍「虛擬記憶體:觀念、設計與實做」、「Windows 技術核心」、「Windows 的記憶體管理」、「動態資料交換 DDE」等書籍,即使是翻譯書籍,他也以實做驗證每個範例程式,幫讀者抓出許多原著上的瑕疵,執著和努力的精神令人欽佩
賀元則是以「世紀末軟體革命」一書與其他兩名作者開始嶄露頭角,當初物件導向技術可是很新的觀念,但賀元他們年輕、熱情、大膽的放手去做,將咀嚼後的心得轉化為文章,同時不斷發表對文章的後續補充與更正,也算是那時候的驚人之舉~
有幸讀到這寫好作者的文章,省下很多找書的寶貴時間與金錢。隨著網路普及,個人出版門檻降低,也有越來越多優秀的作者得以在網站發表專業深入的文章,其中也不乏佳作,如「鳥哥的私房菜」,「第一次的親密接觸」等等,期望未來能看到更多好的作品被發掘出來~
星期二, 7月 05, 2005
中文出版品
Source: 叫書評太沈重, 侯捷, PC Magazine 中文版, 1994 October, P245 ~ 253
侯俊傑在 Windows 3.1 那個年代出版許多擲地有聲的專業書籍,幹練精確的文字與超越原著的翻譯水準,是少數我推薦的中文作家,另一位是 PC Shopper 的林阿嵐,後者已經很久沒有見到他的作品出現了...
文章中有幾點是曾經寫作、主編的我希望與大家分享的摘要:
... 口語化的情況很嚴重,文字太隨性,不夠精鍊。另外,斷句也是一門學問...
...一篇文章或一本書的水準高低並不是以技術層面為考量依據。技術深淺各有所需,無所謂高下,寫作的態度與文字的格調才是最重要的。什麼是格調?文字的順暢只是一篇文章最基本的要求...
...國外電腦圖書出版社大多有所謂 peer review 制度,或者公司內部自己有編輯。這裡指的編輯是指技術編輯...國內許多出版社對於書籍沒有審稿能力,又不願花錢請人審稿。彼等對書籍的態度是「任由市場淘汰之」...
...就文字水準而言,我們的中文書(和文章)可分四種:一是冷面撲克型...沒有任何技術以外的潤滑...一是新新人類型...打油詩...當令流行用 語...一是渾然忘我型...拉不回主題...第四類型...高水準文字:言之有物,趣味性離題不遠,旁徵博引,幽默性處處可拾...
也正因為如此,當我在接下學姐電腦技能基金會主編一職,除了自己寫作,也會主動邀稿或蒐集文章,親自技術校稿,請淑珍潤飾文字後,自己排版出刊(以免文圖不對),花了很多時間與精力,希望帶給讀者高水準的文章。
雖然雜誌在達成發行宗旨後已經停止發行,但手邊仍有取得原作者同意可提供網友瀏覽分享的文章原稿,只可惜時間有限,遲遲沒有著手進行...
侯俊傑在 Windows 3.1 那個年代出版許多擲地有聲的專業書籍,幹練精確的文字與超越原著的翻譯水準,是少數我推薦的中文作家,另一位是 PC Shopper 的林阿嵐,後者已經很久沒有見到他的作品出現了...
文章中有幾點是曾經寫作、主編的我希望與大家分享的摘要:
... 口語化的情況很嚴重,文字太隨性,不夠精鍊。另外,斷句也是一門學問...
...一篇文章或一本書的水準高低並不是以技術層面為考量依據。技術深淺各有所需,無所謂高下,寫作的態度與文字的格調才是最重要的。什麼是格調?文字的順暢只是一篇文章最基本的要求...
...國外電腦圖書出版社大多有所謂 peer review 制度,或者公司內部自己有編輯。這裡指的編輯是指技術編輯...國內許多出版社對於書籍沒有審稿能力,又不願花錢請人審稿。彼等對書籍的態度是「任由市場淘汰之」...
...就文字水準而言,我們的中文書(和文章)可分四種:一是冷面撲克型...沒有任何技術以外的潤滑...一是新新人類型...打油詩...當令流行用 語...一是渾然忘我型...拉不回主題...第四類型...高水準文字:言之有物,趣味性離題不遠,旁徵博引,幽默性處處可拾...
也正因為如此,當我在接下學姐電腦技能基金會主編一職,除了自己寫作,也會主動邀稿或蒐集文章,親自技術校稿,請淑珍潤飾文字後,自己排版出刊(以免文圖不對),花了很多時間與精力,希望帶給讀者高水準的文章。
雖然雜誌在達成發行宗旨後已經停止發行,但手邊仍有取得原作者同意可提供網友瀏覽分享的文章原稿,只可惜時間有限,遲遲沒有著手進行...
星期一, 7月 04, 2005
Borland 與我
Source: 跟上時代的巨輪 Borland C++ 4.5, 楊瑾瑜, 倚天雜誌, 1995 Feburary, P149 ~ 155
在大一下學期時曾為了取得合法的 C Compiler,花了 NT 4,500 買下 Borland C++ 3.0 + Free Upgrade to Borland C++ 3.1 Application and Framework,比原先購買的 Microsoft Quick C 內容豐富許多,光是那一疊原廠手冊就覺得值回票價了~
到現在 Turbo/Borland C/C++ for DOS 還是我最愛的 C/C++ IDE,體積小、啟動速度快、彩色語法、功能強大、編譯/鍊結快,現在手邊還保有一套 Turbo C++ Suite ,回味那時候的開發環境,也協助學習 C++ 與物件導向觀念
Borland C++ 3.1 可說是該公司代表作,4.x 版開始正式進入 Windows Programming,雖然新增加許多功能強大 (DOS EXtender, OWL, Borland Database Engine, OCX/VBX 支援),但開始變的不穩定,而且 Windows 下即使是單純用來學習 C/C++ 的小程式,也要鍊結許多額外的 header, libraries,不如回到 DOS 下來的快速直接
後來還有接觸該公司其他產品 Visual dBASE, Paradox, Object Windows, Quatro Pro, Turbo Pascal, Delphi, Borland C++ Builder, JBuilder,但還是以 Borland C++ 讓我映象最深,最懷念~
在 Borland 網站上目前已經開放 Turbo C, Turbo Pascal 等 IDE, Borland C++ Compiler 供網友免費下載,正在學習的網友們不妨試試看這些短小精鍊的元老級程式,他們可是老當益壯喔~
在大一下學期時曾為了取得合法的 C Compiler,花了 NT 4,500 買下 Borland C++ 3.0 + Free Upgrade to Borland C++ 3.1 Application and Framework,比原先購買的 Microsoft Quick C 內容豐富許多,光是那一疊原廠手冊就覺得值回票價了~
到現在 Turbo/Borland C/C++ for DOS 還是我最愛的 C/C++ IDE,體積小、啟動速度快、彩色語法、功能強大、編譯/鍊結快,現在手邊還保有一套 Turbo C++ Suite ,回味那時候的開發環境,也協助學習 C++ 與物件導向觀念
Borland C++ 3.1 可說是該公司代表作,4.x 版開始正式進入 Windows Programming,雖然新增加許多功能強大 (DOS EXtender, OWL, Borland Database Engine, OCX/VBX 支援),但開始變的不穩定,而且 Windows 下即使是單純用來學習 C/C++ 的小程式,也要鍊結許多額外的 header, libraries,不如回到 DOS 下來的快速直接
後來還有接觸該公司其他產品 Visual dBASE, Paradox, Object Windows, Quatro Pro, Turbo Pascal, Delphi, Borland C++ Builder, JBuilder,但還是以 Borland C++ 讓我映象最深,最懷念~
在 Borland 網站上目前已經開放 Turbo C, Turbo Pascal 等 IDE, Borland C++ Compiler 供網友免費下載,正在學習的網友們不妨試試看這些短小精鍊的元老級程式,他們可是老當益壯喔~
星期日, 7月 03, 2005
HTML 與 Windows Help
Source: 用 VC++ 寫 Help 程式, 陳勁州、曾中浩、徐文斌, 倚天雜誌, 1995 Feburary, P198 ~ 206
Windows Help 需要將文件儲存為 RTF 格式,其中需加入許多特殊住記符號標示關鍵字、標題字串、識別代表自串等等,再以 Help Compiler 編譯為 Windows Help 格式,夠麻煩吧~ 而且早期有中文相容性問題、專屬軟體單價高、學習資源稀少等進入障礙
但自從進入 www 時代,便捷與跨平台的的 HTML 超鍊結本文格式取代複雜專屬的 Windows Help,成為多數軟體的說明檔案標準。製作工具數量不少,免費與付費的版本都有,相關書籍與參考資源眾多,都是促成 HTML 成功的因素
Windows Help 需要將文件儲存為 RTF 格式,其中需加入許多特殊住記符號標示關鍵字、標題字串、識別代表自串等等,再以 Help Compiler 編譯為 Windows Help 格式,夠麻煩吧~ 而且早期有中文相容性問題、專屬軟體單價高、學習資源稀少等進入障礙
但自從進入 www 時代,便捷與跨平台的的 HTML 超鍊結本文格式取代複雜專屬的 Windows Help,成為多數軟體的說明檔案標準。製作工具數量不少,免費與付費的版本都有,相關書籍與參考資源眾多,都是促成 HTML 成功的因素
訂閱:
文章 (Atom)